近期网络上“农管”这个词火了,那农管是什么意思呢?原来是有人把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称作“农管”,还有人说“农管”对农村的事什么都管。那具体是什么情况呢,下面给大家分享几个关于农业综合执法队伍的问题。
问题1:请问农业综合执法队伍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?
答:我们也关注到了有关信息。首先可以明确的是,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并不是什么都管,而是有明确的执法边界的。
经国务院同意,我们印发了《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》,各地也结合实际制定了相应的目录,对执法事项实行清单管理,要求“法无授权不可为”。
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的职责使命主要是打击假冒伪劣种子、农药、兽药等侵农害农违法行为,不会干扰农民正常生产生活。网上有的帖子提到的“禁止房前屋后种瓜种菜”等,并不属于农业综合行政执法范围。
问题2: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会不会在农村收缴“物业费”“人头费”?
答: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没有任何收费职权。
网传一些地方农村收取的“物业费”,可能是指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费用。
目前这项费用主要由地方财政和镇村集体承担,也有一些地方正在探索一些新的方式,在征得农民同意的基础上,适当收取少量费用,比如每月1元,以激发农民群众爱护公共基础设施、保护村庄环境的主人翁意识,但这些都不在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的职责范围内。
问题3:网传“农管来了,农民要‘持证下田’了”,是真的吗?
答:除了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驾驶员等特定职业外,我国农民务农是不需要任何证书的,更不是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。
近年来,各级农业农村等部门都在积极开展农民培训,提升农民素质能力,有些地方还发放了新型职业农民证书、农民技术资格证书等,主要是记录或证明农民参加教育培训、学习技术技能的情况,反映农民的学习经历和成果,
有的地方农民还可以凭证书享受一些融资贷款、参加社保、继续教育等方面的优惠政策,但这个证书绝对不是从业的“许可证”,不会成为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准入门槛。
以上就是关于农管的几个常见问题,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正确地认识农业综合执法队伍。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,可以添加小编微信njk618进行交流探讨。
来源 | 综合央视网、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