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多数农资零售商今年够难的,一方面网络卖货、串货等把价格搞得很透明,明明自己做生意很本分,没有赚多少钱,但就是被最信任自己的种植户说成了心黑,不再信任。另外一方面,原料的上涨,造成了进货成本增加,而销售价格却提不上去。
一句话概括:零售商的利润越来越低了,甚至有些产品如果没有存货可能会是在亏欠销售,但被种植户说你心越来越黑了。这情况,怎么是一个“愁”字可以说得清楚的呀!有一部分零售商已经开始在清理库存,准备转行了,也有一部分零售商正在考虑要不要转行。农资零售还可以做多久?这个问题盘旋在了很多农资零售商的脑子里。
农资零售到底可以做多久我不知道,但如果你想继续把农资零售做下去,这篇文章你一定要看,并且收藏起来!
现在这情况对于一些零售商来说确实不太好,但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是好事儿,因为这个艰难的环境倒逼了一大部分有能力的经销商转型。
卖产品的时代已经过去了,接下来是要靠技术走天下的时候了。我说的技术不是指以前零碎的病虫害识别和治疗技术,而是系统的种植以及农资产品知识技术。
我们现在之所以难,是因为我们还是盯着产品去做的,而没有去关注产品使用以后的事情。
产品价格很透明,所以我们很难做。
产品的原料上涨很厉害,所以我们很难做。
这是不是都在谈产品?
那盯着技术或者种植应该怎么谈呢?
这个问题如何解决更好?
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可以解决?
如何改变种植模式可以少得病?
怎么做施肥方案可以高产品质好?
你看,当我们这样思考问题的时候就完全不一样了,对不对?
我们会烦恼没有好的问题解决方案
我们会烦恼寻找不到好的产品
我们会烦恼自己不懂种植技术要学习
我们会烦恼如何才可以把品质做得更好产量做得更好
但我们就是再不会因为价格,因为网络卖货,因为串货而烦恼了
这两种烦恼有没有区别?
有的!
第一种烦恼是没有用的,第二种的烦恼会让你的技术越来越好。
卖产品的时代已经过去了,产品只是问题解决的一个手段,但不是目的;我们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技术,让作物按照我们的意愿生长。所以,当产品销售很难的时候,就放弃产品销售吧,去盯盯作物,去思考思考问题,这会是很有价值的事情。
未来,现在从事农资零售的人有50%会被淘汰,而剩下的那些人也会转型到作物上去。
这是行业的升级,这将会是我们对农业的价值更大,我们应该积极地去拥抱,积极地去转型,而不是怨天尤人的等待行业会回到原来的那种环境下。
该说的说了,做不做就看自己了,人呀,好的永远都好,不好的永远都不好,这很正常呀!
你认为卖货思维的农资零售商还可以做多久?欢迎留言的地方讨论讨论等待你的看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