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末,农极客病虫害交流群中几位老师在讨论三唑类杀菌剂之间的不同点,今天农极客小周给大家分享一篇关于苯醚甲环唑、戊唑醇、丙环唑、氟环唑、氟硅唑等三唑类杀菌剂之间有什么不同点的文章,主要从杀菌广谱性、内吸性、杀菌针对性、速效性、对植物抑制性、对某种病菌等六个方面进行比较,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三唑类杀菌剂。
1、杀菌广谱性对比
苯醚甲环唑
苯醚甲环唑是三唑类杀菌剂中安全性比较高的一款杀菌剂,广泛应用于果树、蔬菜、水稻、花生等作物,主要防治黑星病,黑痘病、白腐病、斑点落叶病、白粉病、褐斑病、锈病、条锈病、赤霉病等。
戊唑醇
广泛应用于小麦、水稻、花生、蔬菜、香蕉、苹果、梨以及玉米高粱等作物上的多种真菌病害,主要防治白粉病、锈病、黑星病、立枯病、根腐病、叶霉病及各种斑点病等,特别是对茄果类蔬菜的叶部斑点病,防治效果较好。
丙环唑
广泛应用于香蕉、小麦、水稻、荔枝、蔬菜、葡萄、西瓜、大麦、玉米;主要防治叶斑病、蔓枯病、炭疽病、白粉病、叶霉病等。
氟环唑
广泛应用于谷物、大豆及水果蔬菜上,对香蕉、葱蒜、芹菜、菜豆、瓜类、芦笋、花生、甜菜等作物上的叶斑病、白粉病、锈病以及葡萄上的炭疽病、白腐病等病害有良好的防效。
氟硅唑
渗透性强,可防治子囊菌、担子菌及部分半知菌引起的病害。对作物的白粉病、黑星病、叶斑病、锈病等防治效果好,对防治梨树黑星病效果明显。
杀菌谱排序:苯醚甲环唑>戊唑醇>丙环唑>氟硅唑>氟环唑
2、内吸性对比
苯醚甲环唑:有比较好的内吸性,但是在同类三唑类杀菌剂中内吸作用相对较低,不可跨叶传导,在木质部移动较差。
戊唑醇:是一种高效的内吸性杀菌剂,可用于种子处理剂和叶面喷雾,活性高,持效较长。
丙环唑:具有较强内吸作用,活性高、持效期长、传导性强,可被根、茎、叶部吸收,并能很快地在植物株体内向上传导。
氟环唑:同样具有较强内吸作用,可迅速被植株吸收并传导至感病部位,使病害侵染立即停止,局部施药防治彻底。
氟硅唑:极强的渗透内吸杀菌剂,经茎叶吸收,在木质部中移动。可从喷雾的部位向其它部位移动、再次分布。
内吸性排序:氟硅唑≥丙环唑>氟环唑≥戊唑醇>苯醚甲环唑
3、杀菌针对性对比
苯醚甲环唑:对炭疽病、白腐病、斑点落叶病、白粉病、锈病具有较好的效果。
戊唑醇:铲除作用较强,对谷类作物增产比较明显。主要针对斑(叶斑,褐斑等)比较好。
丙环唑:广谱性杀菌剂,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,具内吸性,在香蕉上主要用于防治叶斑病,多在发病初期使用。
氟环唑:在大田、南方果树上用的较多,对谷类和豆类的锈病、叶斑病较好。
氟硅唑:活性最高的杀菌剂,对黑星病效果明显。
4、速效性对比
三唑类杀菌剂有很强的内吸传导性,所以吸收见效效果都比较快。
速效性:氟硅唑>丙环唑>氟环唑>戊唑醇≥苯醚甲环唑
5、对植物生长抑制性对比
三唑类杀菌剂可以抑制植物体内赤霉素的合成,造成植物顶端生长缓慢,节间缩短。
抑制强度:氟环唑>氟硅唑>丙环唑>烯唑醇>三唑酮>戊唑醇>腈菌唑>戊菌唑>苯醚甲环唑>四氟醚唑
6、对某种病菌对比
对炭疽病效果:苯醚甲环唑>丙环唑>氟硅唑>腈菌唑>烯唑醇>氟环唑>戊菌唑>四氟醚唑>三唑酮
对叶斑病效果:氟环唑>丙环唑>腈苯唑>苯醚甲环唑>戊唑醇>腈菌唑
对黑星病效果:氟硅唑>腈菌唑≥苯醚甲环唑>氟环唑>戊唑醇>丙环唑
以上就是这六种三唑类杀菌剂之间的区别,如果有其他建议或者想法,欢迎添加小周微信njk618进行交流探讨。关注农极客,让农资用对用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