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很多人表示蚜虫十分猖獗,不少作物都深受其害。昨天,农极客病虫害交流群里一位新疆的群友发来一张蚜虫的照片,不考虑虫害的话,这张图还是挺美的,分享给大家。下面说点正事,关于蚜虫的发病症状、发病时期,发病危害以及常见的防治办法,觉得有用的可以收藏备用。
蚜虫:属刺吸式害虫,繁殖速度快,繁殖量大。危害作物广,大部分作物都深受其害。
一、蚜虫常见种类
菜蚜、棉蚜、桃蚜、瓜蚜等。按颜色分:黑色、绿色,白色,黄色蚜虫。对小麦、水稻、桃树、柑橘、苹果、花椒、西瓜、黄瓜、白菜、萝卜等多种作物都有严重的危害,对作物产量也有极大影响。
二、蚜虫的发生规律和时期
蚜虫一年大概会发生10~20代,但一年一般有2次爆发期。第一次蚜虫为害高峰期从4月份开始,5-6月份是爆发;第二次为害高峰期则是从8月上旬一直延续到10月下旬,进入11月份之后虫量开始减少,进入越冬期。
现在正是蚜虫数量急剧增多,危害最严重的时节,大家一定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期,抓紧时间防治,避免虫子“泛滥”。
三、蚜虫的危害
1. 蚜虫经常聚集在作物的叶片、嫩茎、花蕾、顶芽等部位刺吸汁液,为害植株的嫩叶和茎尖,引起叶片皱缩、卷曲、节间缩短、植株矮化,严重的还会使作物的枝叶枯萎、整株死亡。
2. 蚜虫危害作物,自身携带并传播多种病毒,造成作物病毒病的发生,严重影响作物的质量和品质,造成经济损失。
3. 蚜虫的排泄物在叶片上还会引起煤污病发生,使叶片光合作用受到障碍,影响庄稼产量和果实品质。
四、蚜虫的防治
物理防治
1. 人工防治:秋、冬季在树干基部刷白防止蚜虫产卵,或是利用黄板、黑光灯诱蚜。
2. 天敌治虫:蚜虫的天敌很多,有瓢虫、草蛉、食蚜蝇和寄生蜂等,对蚜虫有很强的抑制作用。
化学药剂防治:
可以采用双丙环虫酯、螺虫乙酯、吡虫啉、啶虫脒、吡蚜酮、烯啶虫胺、氟啶虫胺腈等药物防治。
需要注意的是,蚜虫对某些单剂已经产生严重抗性,建议可以一种到两种药剂混用。比如:烯啶虫胺+吡蚜酮;联苯菊酯或高效氯氟氰菊酯+吡蚜酮+吡虫啉等。
另外在蚜虫大量发生时,打防治药剂的时候可以适当用一些防治病毒病的药剂,比如宁南霉素、香菇多糖、琥铜·吗啉胍、吗胍·乙酸铜、盐酸吗啉胍、氨基寡糖素等。
蚜虫对作物危害大,面积广,具有聚集性取食和繁殖速度快的特点,自身携带病毒并传播病毒病和其它病害,种植户需提前防治。防治蚜虫刻不容缓,应该以预防为主,采用防大于治的杀虫策略。不要等到危害作物后再防治,到了那时就已经晚了。
关注农极客,让农资用对用好!农极客咨询热线:19337130384(微信同号)